网页内容如何加载
- 输入url地址后,找到服务器,服务器返回HTML代码;
- 浏览器将代码在页面上渲染,解释执行。在解释期间,会引发一些列脚本/样式/资源的加载,Javascrip本质上是一种脚本,在浏览器执行;
- 返回的HTML代码就是页面的源代码,但是网站看你会把数据直接放在html中,也可能不放在里面。
devtools
打开:在浏览器中按下F12
就可以打开devtools(开发者工具);
抓包
headers
general:基本信息
- 看url
- 看请求方式
Request Headers:请求头
Response Headers:响应头
preview
如果是html,看到的是没有样式,没有脚本的原始页面效果
如果是图片,看到的就是图片
如果是json,看到的就是被格式化后的json,完美通常在这里看json数据
Response:纯粹是服务器返回的东西,一般看文本/页面源代码都在这里
payload
Query String Parameters:url上面自带的请求参数
form data:数据是按照form表单的形式传递的,另外此时必定是post请求
request payload:数据是直接被被挂载在请求体上的,另外此时必定是post请求
Elements
- 这里显示的是浏览器实时加载解释的html代码,可能不是我们使用
request
拿到的页面源代码; elements
里面的东西:html source -> js ->css -> 用户操作 -> 你看到的样子;- 需要注意的是,
elements
是给前端程序员调试UI用的,所以不能在这里看html结构,也不能拷贝css选择器和xpath。
快捷键
搜索:ctrl + f
保存:ctrl + s
避免缓存的刷新页面:ctrl + shift + r
评论